广西龙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有效性 | |
蓝小龙; 宁增平; 肖青相; 黄正玉; 刘意章; 肖唐付; 赵彦龙; 吴世良 | |
2018 | |
Source Publication | 环境科学
![]() |
Issue | 2Pages:748-757 |
Abstract | 系统采集广西龙江3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测定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物可利用态含量,结合富集因子(EF)污染评价方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PCA)分析等统计方法,查明了龙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Pb、Sb、Zn和Tl)的污染现状、可能来源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龙江表层沉积物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As、Cd、Pb、Sb和Zn)污染现象,它们的最大值分别可达67.0、7.42、227、229和807 mg·kg-1.而Tl含量较低,变化范围较小.重金属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干流龙江河中下游、支流大环江下游以及东小江.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Cd>Sb>Zn>Pb>As>Tl.As、Cd、Pb、Sb和Zn主要来源于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工业、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农业活动等人为源,而Tl主要来源于矿物、岩石自然风化等自然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主要受到来源控制.重金属高生物有效性区域主要集中在人为污染强烈的区域(干流中下游和大环江下游),其中As、Cd、Pb、Sb和Zn的平均生物可利用态比例分别达到26%、51%、49%、38%和47%.龙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高富集系数以及高生物有效性极可能对龙江生态系统造成极高的潜在危害. |
Keyword | 重金属 空间分布 来源 生物有效性 龙江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150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蓝小龙;宁增平;肖青相;黄正玉;刘意章;肖唐付;赵彦龙;吴世良. 广西龙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有效性[J]. 环境科学,2018(2):748-757. |
APA | 蓝小龙;宁增平;肖青相;黄正玉;刘意章;肖唐付;赵彦龙;吴世良.(2018).广西龙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有效性.环境科学(2),748-757. |
MLA | 蓝小龙;宁增平;肖青相;黄正玉;刘意章;肖唐付;赵彦龙;吴世良."广西龙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有效性".环境科学 .2(2018):748-757.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广西龙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有效性(746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