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成因类型矿化中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记录——以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为例 | |
傅晓明; 张德贤; 戴塔根; 高剑峰 | |
2018 | |
Source Publication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
Issue | 3Pages:505-519 |
Abstract | 位于南岭成矿带的大宝山多金属矿床发育W-Mo-Cu-Pb-Zn多金属矿化,主要由斑岩W-Mo矿化、矽卡岩Mo-W矿化和矿床成因存在争议的层状似层状硫化物矿化3种类型组成,在这3类矿化中广泛发育黄铁矿。本文通过电子探针面扫描分析和LA-ICP-MS点分析,调查了3种类型矿化中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和元素Co、Ni、As的赋存状态。电子探针面扫描分析表明,除了层状似层状硫化物矿化中的黄铁矿具弱的As不均匀分布外,其余两类矿化中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分布均匀,无明显环带构造;LA-ICP-MS分析表明3类矿化中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含量很低,但在误差范围内依然体现出明显差异,斑岩矿化中的微量元素Co、Ni、As和Se主要以类质同像替代存在,而Cu、Zn、Sn、Sb则分别以黄铜矿、闪锌矿、锡石和辉锑矿的微细粒矿物包裹体形式赋存;矽卡岩矿化中的黄铁矿富集Co、Ni、As、Se、Mo和微量的Cu和Zn;Ni和Ag则在层状似层状硫化物矿化中的黄铁矿中相对富集。研究结果表明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中的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一方面可以用于研究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指示成矿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示踪区域成矿物质来源,厘定成矿过程。矿床成因存在争议的层状似层状矿化经历了泥盆纪海底火山喷发,在断陷盆地处形成的矿胚受到燕山期深源物质和多期次成矿流体的叠加改造。 |
Keyword | 大宝山 La-icp-ms 黄铁矿 微量元素 矿床成因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059 |
Collection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有色金属成矿与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傅晓明; 张德贤; 戴塔根; 高剑峰. 不同成因类型矿化中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记录——以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为例[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8(3):505-519. |
APA | 傅晓明; 张德贤; 戴塔根; 高剑峰.(2018).不同成因类型矿化中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记录——以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05-519. |
MLA | 傅晓明; 张德贤; 戴塔根; 高剑峰."不同成因类型矿化中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记录——以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2018):505-519.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不同成因类型矿化中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2956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