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伍德石含水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
靳佳冀; 余天成; 张飞武 | |
2018 | |
Source Publication | 矿物学报
![]() |
Issue | 5Pages:474-480 |
Abstract | 林伍德石中的结构水(OH-)对林伍德石的密度、成分和弹性等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地幔转换带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等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次尝试在计算地球化学领域引入van der Waals长程作用力修正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该方法比基于传统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结果更加接近实验观测值。采用该方法我们分别计算模拟了水在林伍德石中不同的赋存机制:Mg空位机制(V″Mg+2H*O)、Si空位机制(V″″Si+4H*O)和反位机制(Mg″Si+2H*O)。通过对缺陷形成能和相关化学反应能的模拟计算,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结构水在林伍德石中的赋存机制不同。在低压条件下,V″″Si+4H*O机制最稳定,而在高压条件下,结构水更倾向于Mg空位取代机制,而这2种机制在所考虑的全部压力条件下都比反位取代机制Mg″Si+2H*O在能量上更稳定。对于在林伍德石晶格中同时存在3价离子Fe3+、Al3+、Sc3+、Lu3+、Y3+、Nd3+的情况下,含Al3+、Fe3+和Nd3+的体系中Si位取代机制M’Si+H*O比Mg位取代机制V″Mg+M*Mg+H*O稳定,而含Sc3+、Lu3+和Y3+的体系中Mg空位取代机制最稳定。 |
Keyword | 林伍德石 结构水 3价离子 赋存机制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8956 |
Collection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 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靳佳冀; 余天成; 张飞武. 林伍德石含水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矿物学报,2018(5):474-480. |
APA | 靳佳冀; 余天成; 张飞武.(2018).林伍德石含水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矿物学报(5),474-480. |
MLA | 靳佳冀; 余天成; 张飞武."林伍德石含水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矿物学报 .5(2018):474-480.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林伍德石含水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pdf(449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