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冶炼渣堆场优势植物的重金属累积特征研究 | |
朱光旭; 肖化云; 郭庆军; 张忠义 | |
2016 | |
Source Publication | 生态环境学报
![]() |
Issue | 8Pages:1395-1400 |
Abstract | 金属冶炼废渣未经处理露天堆存,经降雨和地表水的冲刷及风扬扩散,重金属会进入周围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以黔西北某锌冶炼厂的废渣堆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废渣堆场土壤和18种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研究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和富集特征,筛选出适应该地区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结果表明,该场地土壤Cd、Pb、Zn、Cu、Cr和Ni存在不同程度超标,以Cd、Pb、Zn污染最为严重,三者平均含量分别是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的48、311、141倍。废渣场土壤受有效态Cd污染的风险较大,其生物有效性系数为49.12%。调查的优势植物均能适应废渣堆重金属元素较高的环境,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耐性。所有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虽然都没有达到超临界植物规定的临界值,但植物体的重金属含量都远远超过了正常范围,且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蓄积特征不同。其中,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对Cd、Pb、Zn的吸收量大、运输能力强,且覆盖率高、生物量较大,对复合重金属具有一定的耐性,可以作为该地区生态恢复中的先锋物种。根据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特征,研究区优势植物可分别富集型(如马刺蓟Cirsium monocephalum、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和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根部囤积型(如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 L.和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和规避型(如红花酢浆草Oxalis articulata Savigny)等3种类型。 |
Keyword | 优势植物 冶炼渣场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黔西北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835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 3.中国科学院大学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朱光旭; 肖化云; 郭庆军; 张忠义. 锌冶炼渣堆场优势植物的重金属累积特征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016(8):1395-1400. |
APA | 朱光旭; 肖化云; 郭庆军; 张忠义.(2016).锌冶炼渣堆场优势植物的重金属累积特征研究.生态环境学报(8),1395-1400. |
MLA | 朱光旭; 肖化云; 郭庆军; 张忠义."锌冶炼渣堆场优势植物的重金属累积特征研究".生态环境学报 .8(2016):1395-1400.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锌冶炼渣堆场优势植物的重金属累积特征研究(846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