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泥沙来源示踪的δ13C技术 | |
高进长; 朱虹; 龙翼; 张信宝; 朱波; 唐强; 刘秀明 | |
2015 | |
Source Publication | 山地学报
![]() |
Issue | 5Pages:521-527 |
Abstract | 在2010年和2011年,采集长江上游川中丘陵区万安沟小流域塘库沉积泥沙、河床沉积泥沙、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应用δ13C技术研究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泥沙来源。结果表明:森林坡地、弃耕坡地和耕种梯田的表层土壤δ13C值分别是-26.40‰,-25.91‰和-25.81‰,非常相近,说明土壤有机物δ13C主要是占主导地位C3植物的残留物,而C4植物玉米对土壤有机物δ13C值几乎没有影响。结合δ13C值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壤和沉积泥沙δ13C值是土地利用状况的良好指示因子,较低δ13C值(-26‰)表明丘陵坡地森林覆盖率较高,而较高δ13C值(-24.30‰)则说明森林覆盖率较低。δ13C技术只有在沉积泥沙主要来源是土壤有机物的条件下,才能定量评价沉积泥沙的不同来源。由于当地沉积泥沙有机物是土壤有机物、生物碎屑和生活污水的混合物,采用δ13C指标示踪泥沙来源的可靠性受到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δ13C技术对定量评价沉积泥沙的来源是有帮助的。 |
Keyword | 土地利用变化 泥沙来源 Δ13c技术 川中丘陵区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698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四川省电力设计院 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高进长;朱虹;龙翼;张信宝;朱波;唐强;刘秀明.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泥沙来源示踪的δ13C技术[J]. 山地学报,2015(5):521-527. |
APA | 高进长;朱虹;龙翼;张信宝;朱波;唐强;刘秀明.(2015).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泥沙来源示踪的δ13C技术.山地学报(5),521-527. |
MLA | 高进长;朱虹;龙翼;张信宝;朱波;唐强;刘秀明."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泥沙来源示踪的δ13C技术".山地学报 .5(2015):521-527.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泥沙来源示(316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