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典型湖库沉积物磷污染特征与治理技术研究 | |
Alternative Title |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sediment phosphorus in typical lakes and reservoirs in Guizhou Province |
陆顶盘 | |
Subtype | 硕士 |
Thesis Advisor | 陈敬安 ; 王敬富 |
2018 | |
Degree Grantor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Place of Conferral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Keyword | 贵州湖库 沉积物 磷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 原位钝化 |
Abstract | 磷是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最重要的限制性因子之一。通常,沉积物被认为 是湖泊水体磷的“汇”,但当外源磷输入不断增加、沉积物内负荷严重时,沉积 物将转变成水体磷的“源”。沉积物内源磷的强烈释放,可造成湖库长期处于富 营养化状态。研究沉积物磷污染特征及治理技术对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选取贵州七个典型湖库(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花溪水库、过狮河水库、威宁草海、黔灵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物磷含量与空间分布的对比研究,揭示贵州典型湖库沉积物磷污染特征、控制因素和生态风险。此外,在对现有沉积物内源磷治理技术进行比选后,采用底泥磷原位钝化技术对贵阳市
黔灵湖开展了内源污染治理工程示范。本项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
(1)贵州湖库沉积物总磷空间分布主要受污染源分布控制。红枫湖表层沉积物总磷呈“东高、西低”分布特征,后午、大坝、羊昌河湖区沉积物总磷含量分别比全湖平均含量高出 30%、15%和 13%;百花湖和阿哈水库的沉积物总磷含量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百花湖“南高、北低”,南湖均值比北湖高 43%;
阿哈水库“北高、南低”,北湖均值比南湖高 15%;威宁草海西南湖区和东部湖区磷含量较高,分别比全湖均值高出 30%和 17%;黔灵湖坝前沉积的总磷表现出明显的富集特征;花溪水库与过狮河水库总体污染较低。
(2)贵州湖库沉积物总磷含量随集水面积和库龄的增大而增加,表明集水面积和库龄是影响贵州沉积物总磷含量的重要因素。水深对沉积物总磷含量无显著影响。
(3)贵州七个典型湖库表层沉积物总磷总体上处于中等污染水平,红枫湖和百花湖污染程度最高,超过 20%的湖区为重度污染水平。阿哈水库、过狮河水库、威宁草海和黔灵湖为中度污染水平。花溪水库表层沉积物磷含量接近背景土壤,相对安全。
(4)底泥磷原位钝化工程实施后,黔灵湖水质明显改善:钝化区水体 TP 和表层沉积物孔隙水 SRP含量降低 40%以上,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显著提升,叶绿素 a 含量较钝化前降低了 70%以上;水生态持续向好:水体底栖生物和浮游动物总丰度略有增加,贫营养指示生物丰度增加,中-富营养水体指示种减少或
消失;未造成水体 Al3+和其它重金属含量超标。因此,原位钝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生态的、安全的底泥磷污染控制技术,在湖库沉积物内源磷污染治理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Language | 中文 |
Document Type | 学位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167 |
Collection | 研究生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陆顶盘. 贵州典型湖库沉积物磷污染特征与治理技术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贵州典型湖库沉积物磷污染特征与治理技术研(3777KB) | 学位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