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露珠杜鹃林不同分解层的土壤化感潜力 | |
李朝婵; 钱沉鱼; 全文选; 唐凤华; 欧静 | |
2018 | |
Source Publication | 生态学报
![]() |
Issue | 13Pages:4909-4916 |
Abstract | 探明野生杜鹃群落不同层次土壤浸提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差异,为阐明杜鹃群落天然更新障碍与化感作用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数据,从化学生态学角度解释群落天然更新障碍的原因。通过种子发芽试验,比较凋落物层(L层)、腐殖质层(H层)和土壤表层(S层)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采用内标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等技术鉴定土壤浸提液所含的有机化合物。(1)种子发芽试验显示,露珠杜鹃不同土壤层浸提液的化感效应不同。L层的抑制作用最为强烈,其浸提液显著抑制自身种子的萌发。H层和S层对自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不显著;(2)鉴定了不同层次土壤浸提液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L层、H层和S层均检测出31种组分,其中相对含量大于5%的组分分别有6、8和8种。L层浸提液主要化感成分为丙三醇和棕榈酸,分别达到总量的19.56%和19.17%;H层主要化感成分为2-羟基丙酸和棕榈酸,分别达到总量的14.05%和12.48%;S层土壤浸提物的主要化感成分为棕榈酸和2-羟基乙酸,分别达到总量的14.91%和12.79%。野生露珠杜鹃不同土壤浸提物的化感物质含量以L层最高,L层作为群落土壤化感物质的主要来源;从化感物质组分来分,长链脂肪酸和有机酸类是H层和S层主要的化感物质种类,长链脂肪酸类和醇类是L层主要的化感物质种类。杜鹃群落林下土壤中存在的化感物质可能是其天然更新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
Keyword | 野生杜鹃 土壤 化感效应 群落更新 化感作用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101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贵州大学林学院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李朝婵; 钱沉鱼; 全文选; 唐凤华; 欧静. 野生露珠杜鹃林不同分解层的土壤化感潜力[J]. 生态学报,2018(13):4909-4916. |
APA | 李朝婵; 钱沉鱼; 全文选; 唐凤华; 欧静.(2018).野生露珠杜鹃林不同分解层的土壤化感潜力.生态学报(13),4909-4916. |
MLA | 李朝婵; 钱沉鱼; 全文选; 唐凤华; 欧静."野生露珠杜鹃林不同分解层的土壤化感潜力".生态学报 .13(2018):4909-4916.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野生露珠杜鹃林不同分解层的土壤化感潜力.(784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