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地球科学:内涵与意义 | |
琚宜文; 黄骋; 孙岩; 万泉; 刘海龄; 卢双舫; 何宏平; 吴建光; 蔡建超; 琚丽婷; 朱洪建 | |
2018 | |
Source Publication | 地球科学
![]() |
Issue | 5Pages:1367-1383 |
Abstract | 纳米地球科学是纳米科技与地球科学的结合,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很难划分出经典意义上的单科性研究.纳米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分为纳米物质与纳米孔隙,二者成因多样、尺度效应明显、广泛分布,对于前者,主要通过各类图像表征手段观察其形态、大小、聚集方式,通过各类谱学方法研究其晶体结构、分子结构等;对于后者,则主要通过图像表征手段、流体注入方法与数值模拟的结合来表征孔隙形态、孔径分布、连通性等特征.纳米地球科学的学科内涵主要体现于:在各传统地球科学学科研究的基础和框架上,针对地球不同圈层中纳米尺度微粒形成、运移、聚集和存在形式以及孔隙形成与演化等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从而加深对矿物、岩石、构造、地化以及资源、灾害、环境等分支学科纳米尺度特性的认知.纳米地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方面进入了一个新层次,是地球与行星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为矿床勘探、资源开发、新能源利用、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有着不可估量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Keyword | 纳米地球科学 纳米物质 纳米孔隙 学科内涵 研究意义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065 |
Collection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6.中国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 7.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8.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9.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琚宜文;黄骋;孙岩;万泉;刘海龄;卢双舫;何宏平;吴建光;蔡建超;琚丽婷;朱洪建. 纳米地球科学:内涵与意义[J]. 地球科学,2018(5):1367-1383. |
APA | 琚宜文;黄骋;孙岩;万泉;刘海龄;卢双舫;何宏平;吴建光;蔡建超;琚丽婷;朱洪建.(2018).纳米地球科学:内涵与意义.地球科学(5),1367-1383. |
MLA | 琚宜文;黄骋;孙岩;万泉;刘海龄;卢双舫;何宏平;吴建光;蔡建超;琚丽婷;朱洪建."纳米地球科学:内涵与意义".地球科学 .5(2018):1367-1383.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纳米地球科学_内涵与意义.pdf(948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