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东段坑得弄舍多金属矿床Pb-Zn与Au-Ag成矿关系研究 | |
刘颜; 付乐兵; 王凤林; 魏俊浩; 管波; 谭俊; 杨宝荣; 汪殿钟 | |
2018 | |
发表期刊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
期号 | 3页码:480-493 |
摘要 | 坑得弄舍为近年在东昆仑成矿带内发现的大型Au-Ag-Pb-Zn多金属矿床,但该矿床富Pb-Zn与富Au矿体之间的成因联系备受争议。鉴于此,本文以这两类矿体作为研究对象,对矿化、蚀变、流体包裹体等特征开展对比研究,并对Au、Ag、Pb、Zn等成矿元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矿区矿体从北到南具有富Pb-Zn→富Au的变化趋势,两者之间为逐渐过渡关系,对应的围岩蚀变组合从硅化-绿帘石化向重晶石化-大理岩化-硅化转变。另外,矿区内富Pb-Zn矿石的结构构造指示其为热水沉积成因并叠加后期改造,而富Au矿石的结构构造则指示其为热液成因。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区内富Pb-Zn矿石对应的成矿流体具有低温(集中于150~170°C)、中低盐度(1.74%~10.11%NaCleqv)的特征,富Au矿石对应的成矿流体显示中低温(集中于130~250°C)、中低盐度(0.35%~10.24%NaCleqv)的特征。矿区内成矿元素相关性分析表明,Pb与Zn、Au与Ag元素含量之间均具有较好相关性(相关系数r>0.25),Au与Pb、Zn元素含量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r<0.15),但当Au品位较高时,Au与Pb元素之间相关性相对增强,这可能与后期的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有关。综上,坑得弄舍多金属矿床应存在两期成矿作用,早期为Pb-Zn成矿期,主要形成Pb-Zn矿体,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与海水的混合,具有热水沉积成因特征;晚期为Au-Ag成矿期,主要形成Au-Ag矿体,同时对早期Pb-Zn矿体有一定的叠加改造作用,并产生Pb、Zn的再富集,具有热液成因特征,晚期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源于岩浆水,并有大气降水的混入。 |
关键词 | 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相关分析 热水沉积 叠加改造 坑得弄舍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038 |
专题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2.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矿产勘查院 3.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八队 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颜;付乐兵;王凤林;魏俊浩;管波;谭俊;杨宝荣;汪殿钟. 东昆仑东段坑得弄舍多金属矿床Pb-Zn与Au-Ag成矿关系研究[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8(3):480-493. |
APA | 刘颜;付乐兵;王凤林;魏俊浩;管波;谭俊;杨宝荣;汪殿钟.(2018).东昆仑东段坑得弄舍多金属矿床Pb-Zn与Au-Ag成矿关系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80-493. |
MLA | 刘颜;付乐兵;王凤林;魏俊浩;管波;谭俊;杨宝荣;汪殿钟."东昆仑东段坑得弄舍多金属矿床Pb-Zn与Au-Ag成矿关系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2018):480-493.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东昆仑东段坑得弄舍多金属矿床Pb-Zn与(2716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颜;付乐兵;王凤林;魏俊浩;管波;谭俊;杨宝荣;汪殿钟]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颜;付乐兵;王凤林;魏俊浩;管波;谭俊;杨宝荣;汪殿钟]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颜;付乐兵;王凤林;魏俊浩;管波;谭俊;杨宝荣;汪殿钟]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