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气泡改性矿物颗粒的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增氧效果实验研究 | |
余萍萍; 王敬富; 陈敬安; 张耀; 陈权; 卢耀庭 | |
2018 | |
Source Publication | 湖泊科学
![]() |
Issue | 1Pages:65-71 |
Abstract | 季节性缺氧导致夏季沉积物内源磷强烈释放,加剧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西南地区深水湖泊(水库)面临的重要挑战.有效增加夏季缺氧期深水沉积物-水界面的含氧量,是减少内源磷释放的关键.现有的深水增氧技术由于缺乏对沉积物-水界面增氧的针对性,因此治理效果有限.近年来,纳米气泡已被证实具有的稳定性好、氧传质速率高和环境风险低等优点,为新型深水增氧技术研发提供了巨大潜力.本文以天然矿物材料白云母、绢云母、硅藻土和沸石为基底,负载纳米气泡,研发纳米气泡改性矿物颗粒技术,开展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增氧模拟实验研究,运用平面光电极技术评估其界面增氧效果.结果表明,纳米气泡改性矿物颗粒对沉积物-水界面具有比较明显的增氧效果.其中,改性白云母、绢云母和沸石的界面持续增氧时间可达7天以上,增氧后的界面最大溶解氧(DO)浓度达4.40 mg/L,而改性硅藻土不具有增氧能力.其次,矿物粒度对改性颗粒的增氧效果有一定影响:粒度越细,界面的最大增氧浓度越高,且持续增氧时间越长.纳米气泡改性矿物颗粒技术有望成为夏季缺氧期深水沉积物-水界面精准增氧和内源污染控制的有效技术手段. |
Keyword | 纳米气泡 天然矿物 沉积物-水界面增氧 平面光电极技术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014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4.中国科学院大学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余萍萍;王敬富;陈敬安;张耀;陈权;卢耀庭. 纳米气泡改性矿物颗粒的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增氧效果实验研究[J]. 湖泊科学,2018(1):65-71. |
APA | 余萍萍;王敬富;陈敬安;张耀;陈权;卢耀庭.(2018).纳米气泡改性矿物颗粒的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增氧效果实验研究.湖泊科学(1),65-71. |
MLA | 余萍萍;王敬富;陈敬安;张耀;陈权;卢耀庭."纳米气泡改性矿物颗粒的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增氧效果实验研究".湖泊科学 .1(2018):65-71.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纳米气泡改性矿物颗粒的湖泊沉积物-水界面(2422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