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喀斯特流域降水与径流特征分析及径流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贡献分解 | |
徐森; 狄崇利; 李思亮 | |
2017 | |
Source Publication | 第四纪研究
![]() |
Volume | 37Issue:6Pages:1238-1250 |
Other Abstract | 地下水文过程是地球关键带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具有地表地下二元水文结构的喀斯特地区,其水文过程与其他类型区差异显著,研究黔中典型喀斯特小流域后寨河流域降水与径流特征及径流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在区域视角上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喀斯特流域水文特征。本文基于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流域出口观测站1987~2006年实测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序列水文数据,分析比较了后寨河流域降水、径流的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并采用集中度与不均匀系数两个指标分析比较了流域降水与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采用累积距平法、年际累积量法分析了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确定出1990年与2002年两个拐点年份,其中1990年为突变年。运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计算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年际变化的贡献率:以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初始阶段T_1(1987~ 1990年)为基准期,在不考虑潜在蒸散量的影响时,计算得到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措施期T_2(1991~2002年)时段降水量减少对于地表、地下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39.32%、46.52%,人类活动对于地表、地下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60.68%、53.48%;如果考虑潜在蒸散量的影响,潜在蒸散量减少对于地表、地下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14.89%、-17.61%,而人类活动对于地表、地下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增至为75.57%、71.09%。可见,人类活动是后寨河流域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
Keyword | 径流 集中度 不均匀系数 累积距平法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 喀斯特流域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7787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Guizhou 550081, China 2.Institute of Surface-Earth System Science,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
First Author Affilica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Corresponding Author Affilica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徐森; 狄崇利; 李思亮. 典型喀斯特流域降水与径流特征分析及径流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贡献分解[J]. 第四纪研究,2017,37(6):1238-1250. |
APA | 徐森; 狄崇利; 李思亮.(2017).典型喀斯特流域降水与径流特征分析及径流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贡献分解.第四纪研究,37(6),1238-1250. |
MLA | 徐森; 狄崇利; 李思亮."典型喀斯特流域降水与径流特征分析及径流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贡献分解".第四纪研究 37.6(2017):1238-1250.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典型喀斯特流域降水与径流特征分析及径流年(3686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