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六枝平桥锂资源热液成因锂绿泥石的发现及意义
叶霖; 向震中; 吴涛; 陈军; 刘仕玉; 陈星; 黄智龙; 余加艳; 刘思辰
2024
发表期刊矿物学报
卷号44期号:1
摘要

贵州省六枝平桥是贵州省地矿局113地质大队近年在二叠系龙吟组地层中发现的一个罕见中-大型锂资源远景区,氧化锂储量(平均品位:0.4%)初步估计超过4万吨[1],且外围锂矿化信息强,锂成矿远景优越。然而,该区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十分薄弱,锂富集成矿机理尚不清楚。本团队近期在承担贵州省科技厅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六枝平桥外围锂矿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过程中发现,平桥矿区锂主要赋存形式为锂的独立矿物——锂绿泥石,首次发现在赋矿地层(二叠系龙吟组钙质泥岩)方解石脉中分布有较多锂绿泥石,多呈他形浸染状,与细粒石英和重结晶黄铁矿等矿物共生,大小在50μm×40μm~10μm×8μm之间,成群分布于方解石脉中(图1)。

DOI10.16461/j.cnki.1000-4734.2023.43.051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5566
专题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叶霖,向震中,吴涛,等. 贵州六枝平桥锂资源热液成因锂绿泥石的发现及意义[J]. 矿物学报,2024,44(1).
APA 叶霖.,向震中.,吴涛.,陈军.,刘仕玉.,...&刘思辰.(2024).贵州六枝平桥锂资源热液成因锂绿泥石的发现及意义.矿物学报,44(1).
MLA 叶霖,et al."贵州六枝平桥锂资源热液成因锂绿泥石的发现及意义".矿物学报 44.1(2024).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贵州六枝平桥锂资源热液成因锂绿泥石的发现(272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叶霖]的文章
[向震中]的文章
[吴涛]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叶霖]的文章
[向震中]的文章
[吴涛]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叶霖]的文章
[向震中]的文章
[吴涛]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贵州六枝平桥锂资源热液成因锂绿泥石的发现及意义.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