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逐渐干旱条件下玉米和构树光合特性的变化 | |
周英; 吴沿友; 李海涛; 苏跃; 罗亮 | |
2024 | |
Source Publication | 地球与环境
![]() |
Volume | 52Issue:3Pages:365-374 |
Abstract | 在气候和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影响下,一些喀斯特地区依旧处在日益严重和频发的干旱情况中,这会对植物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以喀斯特地区两种土壤(粉砂质壤土(Ld)和粉砂质粘壤土(Lc))和两种植物(玉米(Zea mays L.)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inn.)■ex Ven.))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逐渐干旱的条件下构树和玉米叶片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变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期间,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A)、蒸腾速率(E)和气孔导度(gsw)均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Ci)后期显著上升,水分利用效率(WUE)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相同土壤中玉米的WUE高于构树,不同土壤中同种植物的最大WUE均为Ld高于Lc。玉米在两种土壤条件下的初始荧光(Fo)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前期先降低,中期稳定,后期再快速升高的趋势,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趋势与Fo相反。构树的Fo则只存在先下降后升高两个阶段,其Fv/Fm的变化趋势也与Fo相反。同时根据叶片A、gsw和Ci的变化趋势判别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分别是干旱前中期和后期影响玉米和构树光合特性的主要因素,且Lc和Ld中玉米的两种限制的交替时间节点分别为第10天和第9天,构树为第10天和第7天,当超过这个时间点,植物即使复水光合作用也无法回升,也可称此节点为调亏灌溉点。本研究可为了解喀斯特地区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和用水特征以及田间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还原 |
Keyword | 喀斯特 土壤 玉米 构树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干旱胁迫 |
DOI | 10.14050/j.cnki.1672-9250.2023.51.017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7748846 |
Citation statistics |
Cited Times:1[CSCD]
[CSCD Record]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5562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周英,吴沿友,李海涛,等. 土壤逐渐干旱条件下玉米和构树光合特性的变化[J]. 地球与环境,2024,52(3):365-374. |
APA | 周英,吴沿友,李海涛,苏跃,&罗亮.(2024).土壤逐渐干旱条件下玉米和构树光合特性的变化.地球与环境,52(3),365-374. |
MLA | 周英,et al."土壤逐渐干旱条件下玉米和构树光合特性的变化".地球与环境 52.3(2024):365-374.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土壤逐渐干旱条件下玉米和构树光合特性的变(1607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