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低温成矿区萤石矿床成矿规律:与金锑矿床的空间关系 | |
杨再风; 陈军; 叶霖; 刘建中; 杨瑞东; 吉彦冰; 刘林林; 杜丽娟; 陈星; 黄智龙 | |
2024 | |
发表期刊 | 矿物学报
![]() |
卷号 | 44期号:1页码:111-121 |
摘要 | 黔西南低温成矿区位于右江盆地北缘,发育众多中-大型金、锑矿床,是华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热液金、锑矿床外,该区普遍发育萤石矿化。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勘查成果,对黔西南低温成矿区萤石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萤石矿床与低温矿床之间的空间联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萤石形成与金-锑矿化为代表的大面积低温热液成矿事件有关。萤石微量元素、Sr同位素和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揭示成矿流体为深部循环富放射性成因Sr流体与地层水混合,其冷却过程是萤石沉淀的主要机制。最新的勘探成果表明,区域上深大断裂控制了萤石矿床的空间展布,而矿床中萤石的产出明显受不同岩性面(或不整合面)之间的滑脱构造控制,多层次滑脱构造形成的背斜(穹隆)是萤石成矿的有利部位。由此认为,右江盆地北缘水城-紫云断裂与师宗-弥勒断裂的交汇部位(六枝-普安-晴隆一带)是萤石成矿远景区,热液金、锑矿床控矿背斜外围和多层次构造滑脱面具有较大的萤石成矿潜力。 |
关键词 | 萤石矿床 低温成矿 成矿规律 成矿潜力 黔西南 |
DOI | 10.16461/j.cnki.1000-4734.2023.43.062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5557 |
专题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贵州大学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5.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3地质大队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再风,陈军,叶霖,等. 黔西南低温成矿区萤石矿床成矿规律:与金锑矿床的空间关系[J]. 矿物学报,2024,44(1):111-121. |
APA | 杨再风.,陈军.,叶霖.,刘建中.,杨瑞东.,...&黄智龙.(2024).黔西南低温成矿区萤石矿床成矿规律:与金锑矿床的空间关系.矿物学报,44(1),111-121. |
MLA | 杨再风,et al."黔西南低温成矿区萤石矿床成矿规律:与金锑矿床的空间关系".矿物学报 44.1(2024):111-12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黔西南低温成矿区萤石矿床成矿规律:与金锑(1373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杨再风]的文章 |
[陈军]的文章 |
[叶霖]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杨再风]的文章 |
[陈军]的文章 |
[叶霖]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杨再风]的文章 |
[陈军]的文章 |
[叶霖]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