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湘南铜山岭铜铅锌矿床闪锌矿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
黄旭栋; 陆建军; 高剑峰; 章荣清; SIZARET Stanislas; 马东升; 王汝成
2024
发表期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卷号43期号:2页码:387-402
摘要

为探讨湘南铜山岭铜铅锌矿床的形成过程,本文对不同类型矿石中的闪锌矿开展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果表明,Fe主要通过直接置换Zn的方式进入闪锌矿,Cd可能通过与Fe耦合置换Zn的方式(Cd2++Fe2+?2Zn2+)进入闪锌矿,含铜矿石的闪锌矿中可能含有亚显微级黄铜矿包裹体。闪锌矿的Fe、Cd含量和Fe/Zn、Zn/Cd值的变化指示近端内矽卡岩、近端外矽卡岩和远端矽卡岩矿体依次形成,铜硫化物-石英脉、铜铅锌硫化物-石英脉和铅锌硫化物-石英脉矿体依次形成,碳酸盐交代型矿体形成较晚。结合矿床地质和闪锌矿矿物学特征,本文认为铜山岭铜铅锌矿床可能存在两期流体出溶,早期出溶温度较高的含Cu、Pb、Zn流体,引起近端内矽卡岩、近端外矽卡岩、远端矽卡岩、铜硫化物-石英脉和铜铅锌硫化物-石英脉矿化;晚期出溶温度较低的含Pb、Zn流体,导致铅锌硫化物-石英脉型和碳酸盐交代型矿化。

关键词闪锌矿 电子探针 矿物化学 矽卡岩铜铅锌矿床 成矿过程 铜山岭
DOI10.19658/j.issn.1007-2802.2023.42.088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5555
专题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旭栋,陆建军,高剑峰,等. 湘南铜山岭铜铅锌矿床闪锌矿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4,43(2):387-402.
APA 黄旭栋.,陆建军.,高剑峰.,章荣清.,SIZARET Stanislas.,...&王汝成.(2024).湘南铜山岭铜铅锌矿床闪锌矿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43(2),387-402.
MLA 黄旭栋,et al."湘南铜山岭铜铅锌矿床闪锌矿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43.2(2024):387-402.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湘南铜山岭铜铅锌矿床闪锌矿矿物化学特征及(2581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黄旭栋]的文章
[陆建军]的文章
[高剑峰]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黄旭栋]的文章
[陆建军]的文章
[高剑峰]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黄旭栋]的文章
[陆建军]的文章
[高剑峰]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湘南铜山岭铜铅锌矿床闪锌矿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