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茶花寨金矿床载金黄铁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组成与地质意义 | |
陈威鸿; 刘玉平; 杨昌毕; 叶霖; 刘仕玉; 苏文超 | |
2024 | |
发表期刊 | 矿物学报
![]() |
卷号 | 44期号:1页码:122-132 |
摘要 | 右江盆地是世界上卡林型金矿床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盆地南缘的滇东南地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茶花寨金矿床为滇东南地区产于印支运动不整合面附近的代表性金矿床,黄铁矿为主要的载金矿物,其环带特征明显,为认识该区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提供了理想的实例。本文在野外考察及镜下观察的基础上,通过LA-ICPMS分析技术,对茶花寨金矿床中不同期次黄铁矿开展了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分析,以总结不同成矿阶段金的富集特征与关键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黄铁矿存在3个期次:沉积成因的Py1,包括草莓状黄铁矿Py1a和环带状黄铁矿核部Py1b,交代成因的中间环带Py2,热液成因最外侧环带Py3。其中,Py1b富集Sb、Pb、Zn等元素,Py2富集As、Co、Ni,Py3则具有较高的Au、As、Cu、Sb含量和稍高的Se、Hg、Tl含量。三者对比显示,Py2中As含量最高,Py1b和Py2除As以外的其他微量元素含量接近或Py2中含量稍低,二者Co/Ni比值均在0.1附近,表明Py2为Py1b受热液交代改造形成;而Py3中微量元素组成与Py1b和Py2差异明显,指示其热液成因,且Py3中Co、Ni含量相较Py1b和Py2更低,Co/Ni比值在0.01~0.1之间,表明成矿流体温度较低且不富集Co、Ni,Py3中Co、Ni主要继承自Py1b和Py2。该矿床Au主要以晶格金的形式赋存在Py3中,其进入黄铁矿晶格与As、Sb、Cu、Se等元素相关。综上所述,茶花寨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富集Au、As、Cu、Sb、Se、Tl等元素的低温热液流体,在到达赋矿地层后,交代Py1b形成高砷的中间环带Py2,流体中Au受高砷的Py2吸附聚集,在Py3形成过程中沉淀下来,最终以固溶体的形式赋存其中。 |
关键词 | 黄铁矿 La-icpms 微量元素 茶花寨金矿床 滇东南 |
DOI | 10.16461/j.cnki.1000-4734.2023.43.065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5554 |
专题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4.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威鸿,刘玉平,杨昌毕,等. 滇东南茶花寨金矿床载金黄铁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组成与地质意义[J]. 矿物学报,2024,44(1):122-132. |
APA | 陈威鸿,刘玉平,杨昌毕,叶霖,刘仕玉,&苏文超.(2024).滇东南茶花寨金矿床载金黄铁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组成与地质意义.矿物学报,44(1),122-132. |
MLA | 陈威鸿,et al."滇东南茶花寨金矿床载金黄铁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组成与地质意义".矿物学报 44.1(2024):122-13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滇东南茶花寨金矿床载金黄铁矿LA-ICP(1473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威鸿]的文章 |
[刘玉平]的文章 |
[杨昌毕]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威鸿]的文章 |
[刘玉平]的文章 |
[杨昌毕]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威鸿]的文章 |
[刘玉平]的文章 |
[杨昌毕]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