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喀斯特河流生物碳泵效应的营养盐限制及对富营养化缓解的意义——以漓江流域为例
柴琦浓; 薛云凤; 孙海龙; 贺海波; 马震; 曹文芳; 邵明玉
2024
发表期刊地球与环境
卷号52期号:6页码:663-674
摘要

生物碳泵效应是形成长期稳定碳酸盐风化碳汇的关键机制之一。富营养化是生物碳泵效应的特殊阶段,表现为水体水质差,有害蓝藻占主导地位。喀斯特水体中生物碳泵效应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不仅有氮和磷,还包括碳。目前,喀斯特水体中生物碳泵效应的碳施肥(碳限制)及其对蓝藻型富营养化的缓解已经在大型模拟实验场和湖库中取得了初步的验证,但针对喀斯特河流的相关研究则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2022—2023年期间选择典型的喀斯特河流-漓江流域进行了系统采样,以研究喀斯特河流中生物碳泵效应的碳限制及对富营养化的缓解。研究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各监测点的水化学受岩性的影响存在空间差异,水化学的季节性动态规律则更多地受到雨水稀释效应和生物碳泵效应的协同影响;漓江流域水体初级生产力首先受到P限制的影响,其次是C限制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不同,蓝藻/(绿藻+硅藻)比例与溶解态CO2呈现出正的相关关系,这可能与蓝藻二氧化碳浓缩机制(CCM,CO2Concentrating Mechanism)的遗传多样性和生理灵活性以及水动力条件有关。因此,在喀斯特水体中采取人工充入CO2强化生物碳泵强度的措施仍需谨慎,尤其是在水质未达到富营养化且流速较快的河流系统。

关键词喀斯特河流 生物碳泵效应 营养盐限制 碳增汇 富营养化缓解
DOI10.3724/EE.1672-9250.2024.52.017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5534
专题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合肥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柴琦浓,薛云凤,孙海龙,等. 喀斯特河流生物碳泵效应的营养盐限制及对富营养化缓解的意义——以漓江流域为例[J]. 地球与环境,2024,52(6):663-674.
APA 柴琦浓.,薛云凤.,孙海龙.,贺海波.,马震.,...&邵明玉.(2024).喀斯特河流生物碳泵效应的营养盐限制及对富营养化缓解的意义——以漓江流域为例.地球与环境,52(6),663-674.
MLA 柴琦浓,et al."喀斯特河流生物碳泵效应的营养盐限制及对富营养化缓解的意义——以漓江流域为例".地球与环境 52.6(2024):663-674.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喀斯特河流生物碳泵效应的营养盐限制及对富(1816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柴琦浓]的文章
[薛云凤]的文章
[孙海龙]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柴琦浓]的文章
[薛云凤]的文章
[孙海龙]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柴琦浓]的文章
[薛云凤]的文章
[孙海龙]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喀斯特河流生物碳泵效应的营养盐限制及对富营养化缓解的意义.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