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人类干扰加剧喀斯特洼地侵蚀产沙 | |
袁帅; 岳跃民; 张信宝; 王璐; 翟璐; 王克林 | |
2024 | |
发表期刊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
卷号 | 54期号:11页码:3587-3596 |
摘要 | 大规模生态修复背景下,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成为近20年来全球植被覆盖“变绿”的热点区,但地质条件制约下部分地区森林景观恢复困难,亟须了解历史时期的人类扰动事件对当前西南喀斯特地区难成林区石漠化的影响,以指导未来喀斯特地区精准还林还草.本研究利用喀斯特洼地沉积物137Cs、210Pb和炭屑14C定年方法,量化了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近500年来产沙变化,结合历史资料识别了历史侵蚀产沙相关的主要人类扰动事件.结果表明:三个洼地1921~1963年期间的侵蚀产沙均显著高于1963~2021年,明清时期(1504~1812年)的沉积速率(0.64~1.33cm a-1)与产沙模数(2.51~13.11t ha-1a-1)均高于近百年(1921~2021年)的沉积速率(0.26~0.95cm a-1)与产沙模数(0.95~6.99t ha-1a-1).明清时期的重建数据与文献资料表明,1500~2000年人口、耕地、粮食及森林面积等变化与同期毁林事件存在经验联系,17世纪瑶族迁徙和玉米引种后,广西地区的人口与耕地增加了3倍以上,森林面积显著减少,可能是加剧洼地侵蚀产沙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于理解该地区石漠化演变历史、预测造林潜力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喀斯特地区 14c定年 峰丛洼地 少数民族迁徙 产沙模数 |
收录类别 | SCI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5444 |
专题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西喀斯特生态过程与服务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3.中国科学院大学 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袁帅,岳跃民,张信宝,等. 明清时期人类干扰加剧喀斯特洼地侵蚀产沙[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54(11):3587-3596. |
APA | 袁帅,岳跃民,张信宝,王璐,翟璐,&王克林.(2024).明清时期人类干扰加剧喀斯特洼地侵蚀产沙.中国科学:地球科学,54(11),3587-3596. |
MLA | 袁帅,et al."明清时期人类干扰加剧喀斯特洼地侵蚀产沙".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54.11(2024):3587-359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明清时期人类干扰加剧喀斯特洼地侵蚀产沙.(1126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袁帅]的文章 |
[岳跃民]的文章 |
[张信宝]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袁帅]的文章 |
[岳跃民]的文章 |
[张信宝]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袁帅]的文章 |
[岳跃民]的文章 |
[张信宝]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