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矿渣中砷、锑的赋存形态及其潜在风险评价 | |
吴敏; 吴攀; 李玲; 杨利玉; 廖路; 李松鹏 | |
2022 | |
Source Publication | 环境科学学报
![]() |
Volume | 42Issue:10Pages:420-429 |
Abstract | 针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矿渣中砷、锑的赋存形态及其潜在风险的问题,采用Shiowatana连续提取法提取矿渣中的砷(As)、锑(Sb),分析并揭示As、Sb的赋存特征;结合矿渣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矿物组成特征,讨论矿渣堆中As、Sb的活动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采用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对矿渣中As、Sb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相关评价.结果表明:矿渣中的As主要以铁铝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形式赋存;Sb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赋存.As比Sb具有更高比例的铁铝结合态,而Sb比As具有更高比例的碳酸盐结合态.弱酸至近中性矿渣中,Sb的活动性强于As;酸性矿渣中,As的活动性强于Sb.矿渣中As、Sb的潜在风险以中-低风险为主,个别为高和极高风险.
|
Keyword | As Sb 喀斯特地区 矿渣 赋存形态 潜在风险评价 |
DOI | 10.13671/j.hjkxxb.2022.0042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7339111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3385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吴敏,吴攀,李玲,等. 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矿渣中砷、锑的赋存形态及其潜在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学报,2022,42(10):420-429. |
APA | 吴敏,吴攀,李玲,杨利玉,廖路,&李松鹏.(2022).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矿渣中砷、锑的赋存形态及其潜在风险评价.环境科学学报,42(10),420-429. |
MLA | 吴敏,et al."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矿渣中砷、锑的赋存形态及其潜在风险评价".环境科学学报 42.10(2022):420-429.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矿渣中砷、锑的赋存形态(1696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