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CP-MS/FT方法在矿床保存研究中的应用——以赣东北德兴铜矿和银山铅锌矿床为例 | |
闵康; 高剑峰; 齐有强; 刘燕; 杨曙光 | |
2020 | |
Source Publication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
Issue | 1Pages:80-91 |
Abstract | 矿床保存是成矿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裂变径迹研究是揭示矿床保存条件和程度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建立了LA-ICP-MS/FT方法,该方法获得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值与已有外探测器法分析结果对比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基于此方法,对赣东北德兴铜矿与银山铅锌矿进行了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得到了德兴成矿岩体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71.4±8.6 Ma,银山地区英安斑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77.1±8.3 Ma。这一结果表明,在区域整体抬升背景下,两个矿区均以较低的剥蚀抬升速率抬升至地表。两个矿区样品磷灰石平均裂变径迹围限长度分别为12.32±1.77μm和12.56±1.91μm,对应Dpar值为2.45±0.19μm和1.84±0.17μm,径迹长度频度分布属于单峰型,证实两个矿区为单向冷却过程且没有遭受后期明显的热扰动。进一步温度-时间热模拟路径显示,德兴和银山在70 Ma前经历了快速隆升过程,然后开始缓慢抬升,到约20 Ma开始再次快速隆升。结合前人报道的U-Th/He定年结果, 100Ma以来,德兴可能比银山具有相对更高的隆升量(~1 km)。 |
Keyword | 裂变径迹 矿床保存 德兴铜矿 银山铅锌矿 赣东北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0803 |
Collection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闵康; 高剑峰; 齐有强; 刘燕; 杨曙光. LA-ICP-MS/FT方法在矿床保存研究中的应用——以赣东北德兴铜矿和银山铅锌矿床为例[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0(1):80-91. |
APA | 闵康; 高剑峰; 齐有强; 刘燕; 杨曙光.(2020).LA-ICP-MS/FT方法在矿床保存研究中的应用——以赣东北德兴铜矿和银山铅锌矿床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80-91. |
MLA | 闵康; 高剑峰; 齐有强; 刘燕; 杨曙光."LA-ICP-MS/FT方法在矿床保存研究中的应用——以赣东北德兴铜矿和银山铅锌矿床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2020):80-91.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LA-ICP-MS_FT方法在矿床保存研(4621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