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小流域地表、地下河流细粒泥沙来源的~(137)Cs和磁化率双指纹示踪研究 | |
程倩云; 彭韬; 张信宝; 曹乐; 王世杰 | |
2019 | |
发表期刊 | 水土保持学报 |
卷号 | 33期号:2页码:140-145,154 |
摘要 | 在黔中喀斯特高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峰丛谷地小流域,利用137Cs和磁化率双指纹因子对碳酸盐岩表层土壤(坡地和坝地)、深层土壤(沟道和洞穴/裂隙)以及碎屑岩夹层岩屑3类来源开展指纹特征分析,通过多元混合模型对流域暴雨过程侵蚀悬移质泥沙进行指纹复合示踪,并计算小流域地表及地下出口输出泥沙的主要来源及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137Cs和磁化率在碳酸盐岩表层土壤、深层土壤以及碎屑岩夹层岩屑3类来源存在显著差异,流域内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和碎屑岩夹层岩屑的137Cs和磁化率平均含量分别为3.39 Bq/kg和310.07×10-8 m3/kg、0.50 Bq/kg和180.69×10-8 m3/kg、0 Bq/kg和7.02×10-8 m3/kg。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和碎屑岩夹层岩屑对流域地表出口泥沙的相对贡献分别为16.2%,4.3%和79.5%,拟合优度为99.97%;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和碎屑岩夹层岩屑对流域地下出口泥沙的相对贡献分别为<0.1%,37.9%和62.1%,拟合优度为83.80%。喀斯特流域泥沙来源区别于其他碎屑岩流域具有的特点为:(1)碳酸盐岩风化表层土壤来源少,对河流泥沙贡献小,主要贡献于地表河流。(2)无论流域地表出口还是地下出口,河流泥沙来源主要为流域中碳酸盐岩所夹的少量(地面物质组成<10%)的碎屑岩夹层岩屑。(3)深层土壤略有贡献,地下河流贡献比例高于地表河流。另外,137Cs和磁化率可作为双指纹示踪物较好地示踪喀斯特小流域地表、地下河流泥沙来源和确定相对贡献率。 |
其他摘要 | 泥沙来源; 指纹示踪; 137Cs; 磁化率; 西南喀斯特; 小流域; 关键带 |
关键词 | 泥沙来源 指纹示踪 137cs 磁化率 西南喀斯特 小流域 关键带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0338 |
专题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程倩云; 彭韬; 张信宝; 曹乐; 王世杰. 西南喀斯特小流域地表、地下河流细粒泥沙来源的~(137)Cs和磁化率双指纹示踪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19,33(2):140-145,154. |
APA | 程倩云; 彭韬; 张信宝; 曹乐; 王世杰.(2019).西南喀斯特小流域地表、地下河流细粒泥沙来源的~(137)Cs和磁化率双指纹示踪研究.水土保持学报,33(2),140-145,154. |
MLA | 程倩云; 彭韬; 张信宝; 曹乐; 王世杰."西南喀斯特小流域地表、地下河流细粒泥沙来源的~(137)Cs和磁化率双指纹示踪研究".水土保持学报 33.2(2019):140-145,15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西南喀斯特小流域地表、地下河流细粒泥沙来(633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程倩云; 彭韬; 张信宝; 曹乐; 王世杰]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程倩云; 彭韬; 张信宝; 曹乐; 王世杰]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程倩云; 彭韬; 张信宝; 曹乐; 王世杰]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