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标志物法的珠江流域有机碳溯源及DIC施肥效应研究 | |
杨明星; 刘再华; 孙海龙; 杨睿; 陈波 | |
2017 | |
发表期刊 | 地球与环境 |
期号 | 1页码:46-56 |
其他摘要 | 内源有机碳由地表水体水生光合固定DIC产生,是岩石风化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准确区分河陆地流水体中的内源有机碳及计算其所占比例,本文选取珠江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不同季节的野外采样调查,利用类脂生物标志物法,结合传统水化学特征,揭示河流中有机碳的来源差异;最终根据有机碳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水-岩-土-气-生相互作用分析,明确流域岩性及气候变化对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1)珠江流域水体中冬季和夏季内源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65%和54%,表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导致的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性;(2)内源有机碳比例和水生藻类生物量与DIC浓度和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DIC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具有施肥效应;(3)雨季因降雨稀释DIC浓度和冲刷外源有机质,对水生植物的施肥效应减弱,生成的内源有机质减少,且携带的外源有机质增加,导致内源比例减少;(4)高悬浮质(TSS)可以遮挡水体表层太阳光,减弱水生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内源有机碳的形成;但在TSS浓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其对水生植物生长繁殖的影响则体现在为其提供空间和营养物,从而增加水生藻类生物量及内源有机碳比例。 |
关键词 | 类脂生物标志物 内源有机碳 碳酸岩风化 Dic施肥效应 珠江流域 |
学科领域 | 环境地球化学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5922965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7482 |
专题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明星,刘再华,孙海龙,等. 基于生物标志物法的珠江流域有机碳溯源及DIC施肥效应研究[J]. 地球与环境,2017(1):46-56. |
APA | 杨明星,刘再华,孙海龙,杨睿,&陈波.(2017).基于生物标志物法的珠江流域有机碳溯源及DIC施肥效应研究.地球与环境(1),46-56. |
MLA | 杨明星,et al."基于生物标志物法的珠江流域有机碳溯源及DIC施肥效应研究".地球与环境 .1(2017):46-5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基于生物标志物法的珠江流域有机碳溯源及D(773KB) | 开放获取 | 使用许可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杨明星]的文章 |
[刘再华]的文章 |
[孙海龙]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杨明星]的文章 |
[刘再华]的文章 |
[孙海龙]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杨明星]的文章 |
[刘再华]的文章 |
[孙海龙]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