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意义、历史及新进展 | |
黄智龙![]() ![]() ![]() ![]() ![]() | |
2011 | |
Source Publication | 矿物学报
![]() |
Volume | 31Issue:3Pages:309-314 |
Other Abstract | 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个大面积低温成矿域之一,其面积之大(约10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Ag以及萤石、冰洲石、水晶、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全球罕见,是我国重要的Au、Hg、Sb、As、Pb-Zn、Ag以及多种分散元素生产基地。国内外学者对该成矿域进行了近30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研究历史,总结了各研究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同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新进展。 |
Keyword | 大面积低温成矿域 研究意义 研究历史 研究新进展 中国 |
Subject Area | 矿床地球化学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4327414 |
Citation statistics |
Cited Times:32[CSCD]
[CSCD Record]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7069 |
Collection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Corresponding Author | 黄智龙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黄智龙,胡瑞忠,苏文超,等. 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意义、历史及新进展[J]. 矿物学报,2011,31(3):309-314. |
APA | 黄智龙,胡瑞忠,苏文超,温汉捷,刘燊,&符亚洲.(2011).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意义、历史及新进展.矿物学报,31(3),309-314. |
MLA | 黄智龙,et al."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意义、历史及新进展".矿物学报 31.3(2011):309-314.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_研究意义、历史及新(354KB) | 开放获取 | License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