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地和玉米轮作地土壤pH变化的比较研究 | |
凌宏文; 樊宇红; 朴河春 | |
2015 | |
Source Publication | 生态环境学报
![]() |
Issue | 5Pages:778-784 |
Abstract | 随着桑园植桑年龄的增加,桑地土壤质量降低,桑树生物量减少,严重制约着养蚕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可能与土壤p H降低、营养元素的流失和有害元素的积累有关。选取广西宜州和贵州荔波的桑树(Morus alba)种植园和临近种玉米(Zea mays)轮作地的土壤,分析土壤可交换性盐基阳离子(Ca,Mg,K和Na),可交换性铝(Al)、土壤p H等土壤参数,研究土壤p H在桑树地和玉米轮作地之间的差异,讨论影响土壤p H变化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玉米轮作地,桑园地土壤p H 5年下降了0.38个p H单位。相应地,桑园地土壤可交换性盐基阳离子(Ca,Mg和K)的含量略低于玉米轮作地,桑地土壤交换性Al的含量(2.35±2.68)mmol·kg-1却显著高于玉米轮作地(1.44±2.13)mmol·kg-1(P=0.002)。因此,桑园地和玉米轮作地土壤可交换性Ca和Al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桑园地土壤可交换性NH4+-N含量略高于玉米轮作地。得出结论:随着桑园经营年代的增加,土壤酸化的同时,营养元素(Ca,Mg和K)的流失和有害元素(Al)的积累,土壤质量下降。玉米轮作缓解土壤酸化。显然,不同的经营模式要影响土壤p H变化。导致土壤p H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碳和氮的循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倡不同作物轮作,以适当的方式将秸秆还田,以保持良好的土地质量。 |
Keyword | 土壤ph 交换性盐基阳离子 交换性al离子 桑园 玉米 轮作 |
Subject Area | 环境地球化学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5453915 |
Citation statistics |
Cited Times:4[CSCD]
[CSCD Record]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6691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凌宏文,樊宇红,朴河春. 桑园地和玉米轮作地土壤pH变化的比较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015(5):778-784. |
APA | 凌宏文,樊宇红,&朴河春.(2015).桑园地和玉米轮作地土壤pH变化的比较研究.生态环境学报(5),778-784. |
MLA | 凌宏文,et al."桑园地和玉米轮作地土壤pH变化的比较研究".生态环境学报 .5(2015):778-784.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桑园地和玉米轮作地土壤pH变化的比较研究(1107KB) | 开放获取 | License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