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的主要科学问题 | |
胡瑞忠![]() ![]() | |
2016 | |
Source Publication | 岩石学报
![]() |
Issue | 11Pages:3239-3251 |
Abstract | 大面积低温成矿是全球独特的重要成矿事件。华南地区扬子地块西南部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的广大范围,低温矿床广泛发育,包括卡林型金矿床、MVT型Pb-Zn矿床和脉型锑、汞、砷等矿床,构成华南低温成矿域。该成矿域由川滇黔接壤区的Pb-Zn、右江盆地Au-Sb-As-Hg和湘中盆地Sb-Au等三个矿集区组成。其中的矿床主要赋存于沉积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形成于100~250℃的低温条件下。以往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成矿时代、成矿动力学背景、成矿物质基础和成矿过程等关键科学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近年的研究表明,这些矿床可能形成于200~230Ma(印支期)和130~160Ma(燕山期)两个时期,除川滇黔Pb-Zn矿集区由盆地卤水演化成矿外,其余两个矿集区的形成可能均受印支期和燕山期的深部岩浆活动驱动,尽管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是大气成因地下水。本专题报道了近年来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20篇文章,主要涉及这些低温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矿床成因和成矿动力学背景等。 |
Keyword | 华南 大规模低温成矿 成矿时代 动力学背景 成矿过程 |
Subject Area | 矿床地球化学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5846912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6580 |
Collection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Corresponding Author | 胡瑞忠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胡瑞忠,付山岭,肖加飞. 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的主要科学问题[J]. 岩石学报,2016(11):3239-3251. |
APA | 胡瑞忠,付山岭,&肖加飞.(2016).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的主要科学问题.岩石学报(11),3239-3251. |
MLA | 胡瑞忠,et al."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的主要科学问题".岩石学报 .11(2016):3239-3251.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的主要科学问题.pdf(801KB) | 开放获取 | License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