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外来入侵植物及其共存种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 |
胡朝臣; 刘学炎; 类延宝; 谭运洪; 张鹏; 董玉平; 刘丛强 | |
2016 | |
Source Publication | 植物生态学报 |
Issue | 11Pages:1145-1153 |
Abstract | 诊断外来植物和本地种的资源利用方式是入侵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叶片氮(N)、磷(P)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可以反映受侵地区植物的N、P吸收能力和限制状况,为把握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为本地植物共存或消失的机制提供基础科学依据。该研究以我国西南地区典型外来入侵植物(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紫茎泽兰(又叫破坏草,Ageratina adenophora))及其共存的本地植物为对象,探讨不同入侵条件下入侵种及其共存的本地植物的N、P利用策略。在云南西双版纳孔明山研究区,调查了无入侵条件下和飞机草与紫茎泽兰的不同入侵程度(按入侵种生物量比例划分)下的物种数量和生物量,分析了主要植物的叶片N、P含量和N:P值。结果显示:尽管群落地上生物量随飞机草和紫茎泽兰入侵程度增加而增加,但本地植物种数随飞机草和紫茎泽兰入侵程度增加而显著减少。飞机草与紫茎泽兰的叶片N、P平均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无入侵条件下的本地植物以及与其共存的本地植物。两种入侵植物的N、P含量均随它们所占样方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大而升高,本地植物N含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当对比入侵和无入侵两类样方的同种植物N、P和N:P变化时发现多数本地种叶片P含量呈降低趋势,N含量和N:P呈升高趋势。根据叶片N、P绝对含量和N:P值及其随入侵的变化规律,推测入侵可能提高了植物的N可利用性,但本地植物仍然受N限制;入侵植物N:P值总体小于10与其具有相对于N吸收的较高的P吸收能力有关。该研究揭示了西南典型外来入侵植物具有较强的N、P吸收富集能力。 |
Keyword | 植物入侵 氮磷比 生态化学计量学 紫茎泽兰 飞机草 |
Subject Area | 环境地球化学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5853844 |
Citation statistics |
Cited Times:19[CSCD]
[CSCD Record]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6573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胡朝臣,刘学炎,类延宝,等. 西双版纳外来入侵植物及其共存种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2016(11):1145-1153. |
APA | 胡朝臣.,刘学炎.,类延宝.,谭运洪.,张鹏.,...&刘丛强.(2016).西双版纳外来入侵植物及其共存种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植物生态学报(11),1145-1153. |
MLA | 胡朝臣,et al."西双版纳外来入侵植物及其共存种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植物生态学报 .11(2016):1145-1153.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西双版纳外来入侵植物及其共存种叶片氮、磷(576KB) | 开放获取 | License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