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生光合生物对茂兰拉桥泉及其下游水化学和?13CDIC昼夜变化的影响 |
| 陈波; 杨睿; 刘再华; 晏浩; 赵敏
|
| 2014
|
发表期刊 | 地球化学
|
卷号 | 43期号:4页码:375-385 |
摘要 | 碳酸盐风化能否形成稳定持久碳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化产生的溶解无机碳(DIC)能否被水生光合生物利用及其利用程度,后者可通过地表水水化学和d13CDIC 的昼夜变化进行探讨。本研究对冬季茂兰拉桥表层岩溶泉及其中游和下游池水的温度、pH、电导率(EC)和溶解氧(DO)进行了为期30 h(1月27日10:00至1月28日16:00)高分辨率(15 min/次)的昼夜动态监测和d13CDIC定期取样(白天每隔2 h,夜间每隔4 h)测定,以了解水生光合生物对水化学和d13CDIC昼夜动态变化的影响。同时,结合水面静态箱CO2测定获得的岩溶水与空气 CO2交换通量,对生物碳泵效应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少有沉水植物生长的泉口及其下游水池,水化学和d13CDIC的昼夜变化明显偏小,而在沉水植物(轮藻为主)大量生长的中游水池,水的DO、pH、SIC (方解石饱和指数)和d13CDIC在白天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在夜间逐渐降低,与水生生物的新陈代谢进程(白天以光合作用为主,晚上以呼吸作用占优势)相一致;另一方面,水的EC、3HCO-、Ca2+和p(CO2)(二氧化碳分压)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即白天下降,晚上上升。计算得到中游水池因类似海洋“生物碳泵”效应固定下来的有机碳通量达到336 t C/(a·km2),是海洋的51倍,表明陆地水生生态系统应该作为“遗失碳汇”的一个重要方面继续进行研究。 |
关键词 | 岩溶水
水化学
碳同位素
昼夜变化
水生光合生物
生物碳泵效应
|
学科领域 | 环境地球化学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5332
|
专题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波,杨睿,刘再华,等. 水生光合生物对茂兰拉桥泉及其下游水化学和?13CDIC昼夜变化的影响[J]. 地球化学,2014,43(4):375-385.
|
APA |
陈波,杨睿,刘再华,晏浩,&赵敏.(2014).水生光合生物对茂兰拉桥泉及其下游水化学和?13CDIC昼夜变化的影响.地球化学,43(4),375-385.
|
MLA |
陈波,et al."水生光合生物对茂兰拉桥泉及其下游水化学和?13CDIC昼夜变化的影响".地球化学 43.4(2014):375-385.
|
文件名:
|
水生光合生物对茂兰拉桥泉及其下游水化学和?13CDIC昼夜变化的影响.pdf
|
格式:
|
Adobe PDF
|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