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小区法监测水土流失的百年历程(1915-2014年) | |
李月; 周运超; 白晓永; 秦罗义; 李盼龙; 罗光杰; 张斯屿 | |
2014 | |
Source Publication | 中国水土保持
![]() |
Issue | 12Pages:63-66 |
Abstract | 采用文献调查法对100年来径流小区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归纳总结,探讨了径流小区法在水土流失监测领域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土壤侵蚀规律研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径流小区法经历了个体探索、群体研究、发展壮大、成熟完善与多学科交叉应用等4个阶段;内容上,经历了从监测单一水土流失速率到监测坡面营养元素变化、碳循环、反演复杂坡面景观变化的过程;方法上,呈现由以定位观测为主的现状描述到以动态实时观测为主的模型构建的特点;精度上,经历了由粗略统计到精确定量化的变化过程。径流小区法为揭示水土流失规律、促进土壤侵蚀监测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水土流失过程监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
Keyword | 径流小区 水土流失 研究进展 发展历程 |
Subject Area | 环境地球化学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5321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李月,周运超,白晓永,等. 径流小区法监测水土流失的百年历程(1915-2014年)[J]. 中国水土保持,2014(12):63-66. |
APA | 李月.,周运超.,白晓永.,秦罗义.,李盼龙.,...&张斯屿.(2014).径流小区法监测水土流失的百年历程(1915-2014年).中国水土保持(12),63-66. |
MLA | 李月,et al."径流小区法监测水土流失的百年历程(1915-2014年)".中国水土保持 .12(2014):63-66.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径流小区法监测水土流失的百年历程(191(369KB) | 开放获取 | License | View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