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岩中硒的形态分析 | |
韩文亮 | |
Subtype | 硕士 |
Thesis Advisor | 朱建明 |
2006-05-30 | |
Degree Grantor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Place of Conferral | 地球化学研究所 |
Degree Name | 硕士 |
Keyword | 硒 结合态与形态 富硒碳质岩石 连续化学浸提实验 恩施渔塘坝 |
Abstract | 环境中硒的迁移、转化、生物可利用性及其毒性与其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唯一发生过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地区,也是中国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我们采用7步连续化学浸提实验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湖北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岩及土壤样品中硒的结合态及其价态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连续化学浸提实验回收率为85.1~114.5%(平均98.8%);平行样品间的变异系数小于10%(精密度);样品各结合态硒的加和与总硒的相关系数r>0.99。此提取方案是可行的。 2. 新鲜未风化的富硒碳质岩石中,硒结合态的分布以有机结合态硒、硫化物/硒化物结合态硒与可交换态硒为主体;风化的碳质泥岩和高硒土壤中则以有机结合态硒、元素态硒和可交换态硒为主。部分结合态间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 3. Se+Ⅳ在相应结合态硒或总硒中均居于主导或主要地位,而Se+Ⅵ和有机Se在各类样品中含量都很少,这与我们的微生物筛选实验相互印证。样品中Se+Ⅳ与相应结合态总硒或样品总硒或有密切关系。碳质页岩和碳质硅质岩中的无机Se-Ⅱ (硫化物/硒化物结合态硒)也与样品总硒有较密切的关系。而其他价态的硒与总硒的关系不明显。这表明新鲜未风化的碳质页岩和碳质硅质岩是处于相对还原的状态。 |
Pages | 70 |
Language | 中文 |
Document Type | 学位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3226 |
Collection | 研究生_研究生_学位论文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韩文亮. 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岩中硒的形态分析[D]. 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岩中硒的形态分析.pd(1663KB) | 学位论文 | 暂不开放 | CC BY-NC-SA |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