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地区棕色石灰土与黄壤有机质剖面分布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差异 | |
朱书法; 刘丛强![]() ![]() | |
2007 | |
Source Publication | 土壤学报
![]() |
ISSN | ISSN0564-3929 |
Volume | 44Issue:1Pages:169-173 |
Abstract | 贵州位于全球最大的喀斯特生态系统一中国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中心,由于受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冲击和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破坏,其喀斯特生态系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尤以乌江流域最为严重。现已认识到石漠化是一种与脆弱生态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土地退化过程,而土壤退化是土地退化的核心部分。在土壤侵蚀与退化及全球碳循环的过程中,作为土壤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一个主要碳库的土壤有机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开展对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壤有机质剖面分布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对流域土壤侵蚀与退化过程中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本研究选择乌江流域喀斯特地区二种主要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结合土壤pH值、粘粒含量等分析结果,探讨了喀斯特山区石灰土和黄壤有机质的剖面分布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差异,旨在为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metadata_83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Keyword | 喀斯特地区 土壤有机质 稳定碳同位素 |
Funding Organization |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0)与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105)资助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2739407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2561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朱书法,刘丛强,陶发祥. 贵州喀斯特地区棕色石灰土与黄壤有机质剖面分布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差异[J]. 土壤学报,2007,44(1):169-173. |
APA | 朱书法,刘丛强,&陶发祥.(2007).贵州喀斯特地区棕色石灰土与黄壤有机质剖面分布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差异.土壤学报,44(1),169-173. |
MLA | 朱书法,et al."贵州喀斯特地区棕色石灰土与黄壤有机质剖面分布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差异".土壤学报 44.1(2007):169-173.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贵州喀斯特地区棕色石灰土与黄壤有机质剖面(266KB) | 开放获取 | -- | View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