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渔塘坝高硒环境中硒的分布、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 | |
朱建明![]() ![]() | |
2005 | |
Source Publication | 土壤学报 |
ISSN | 0564-3929 |
Volume | 42Issue:5Pages:835-843 |
Abstract | 渔塘坝是中国恩施地区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对整个渔塘坝土壤硒、植物硒和水硒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表明,含硒较高的土壤和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富硒碳质岩石出露地段、上坝和下坝地段。在对应的土壤和植物间,硒含量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这表明植物对硒的利用并不完全受土壤总硒的影响。30多年来,坝内土壤硒含量基本无变化,而植物硒含量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说明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性硒已降低。尽管在流经富硒碳质岩层或废弃的石煤堆旁能够采集到较高的水硒样品,但水硒含量基本无变化的现象说明,在无人为活动的干预下,富硒地段硒的释放已进入了稳定的平衡阶段。渔塘坝硒的分布除与富硒碳质岩石的出露特征、地形特征有关外,还与硒的迁移途径有关。渔塘坝西北部地区出露的富硒碳质岩石仅为高硒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导致坝内高硒土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村民的土地耕种方式,如石煤熏土作肥或石煤与石灰的混合来改良土壤等,并进而引起硒在食物链中的富集,且这种影响是长远的。因此,如果当地政府在硒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不能够保持合理的规划和使用,渔塘坝仍然是硒中毒可能发生的高风险区,且恩施所有的高硒区也应当是硒中毒的风险区. |
metadata_83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Keyword | 硒分布 硒迁移 硒利用 硒中毒 渔塘坝 |
Funding Organization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3040,40103007)资助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2036780 |
Citation statistics |
Cited Times:8[CSCD]
[CSCD Record]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2543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朱建明,凌宏文,王明仕,等. 湖北渔塘坝高硒环境中硒的分布、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J]. 土壤学报,2005,42(5):835-843. |
APA | 朱建明,凌宏文,王明仕,李社红,&苏宏灿.(2005).湖北渔塘坝高硒环境中硒的分布、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土壤学报,42(5),835-843. |
MLA | 朱建明,et al."湖北渔塘坝高硒环境中硒的分布、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土壤学报 42.5(2005):835-843.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湖北渔塘坝高硒环境中硒的分布、迁移和生物(444KB) | 开放获取 | --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