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有机碳同位素效应 | |
朴河春; 朱建明; 余登利; 冉景丞 | |
Corresponding Author | 朴河春 |
2003 | |
Source Publication | 第四纪研究
![]() |
ISSN | 1001-7410 |
Volume | 23Issue:5Pages:546-556 |
Abstract | 选择贵州岩溶区3个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旱地作为实验点,进行了绿肥(紫花光叶苕,C3豆科植物)的输入实验,目的是了解通过输入绿肥之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的响应,以及微生物生物量中碳同位素比值的变化,来判断植物分解作用期间有机碳的同位素效应,即微生物分解对^13C的分馏作用和微生物对有机质的选择性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地里加入绿肥之后,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实验地的SMBC响应较快,并且其值高于其余两个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实验地,说明SMBC主要来源于植物残留物,其值的大小受控于气温。在加入绿肥之后。并未在各自的实验地和对照地之间出现δ^13C值的差异,而是在植物残留物的分解达到一定程度后实验地的δ^13C值才高于对照地,但在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实验点上始终未出现这种差异,说明植物残留物的分解程度和质量将影响SMBC的δ^13C值,这种现象也进一步说明土壤有机碳的同位素效应是微生物对^13C的分馏和对有机质的选择性利用并存的过程。3个实验点上的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大小的顺序与SMBC的δ^13C值大小的顺序相一致,表明SMBC的δ^13C值能够反映相应样品中的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总的变化趋势,并可能是控制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大小的主要的影响因素. |
metadata_83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Keyword | 贵州 岩溶区 旱地 绿肥输入实验 生物量 碳同位素组成 有机碳同位素效应 土壤微生物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1173131 |
Citation statistics |
Cited Times:13[CSCD]
[CSCD Record]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1975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Corresponding Author | 朴河春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朴河春,朱建明,余登利,等. 贵州山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有机碳同位素效应[J]. 第四纪研究,2003,23(5):546-556. |
APA | 朴河春,朱建明,余登利,&冉景丞.(2003).贵州山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有机碳同位素效应.第四纪研究,23(5),546-556. |
MLA | 朴河春,et al."贵州山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有机碳同位素效应".第四纪研究 23.5(2003):546-556.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贵州山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碳同位素组成与(373KB) | 开放获取 | --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