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气降水δ^18O区域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研究的意义 | |
罗维均![]() ![]() ![]() | |
Corresponding Author | 王世杰 |
2008 | |
Source Publication | 地球与环境
![]() |
ISSN | 1672-9250 |
Volume | 36Issue:1Pages:47-55 |
Abstract | 系统地收集和分析IAEA/WMO数据库GNIP/ISOHIS与文献报道的中国及周边大气降水和石笋的δ^18O等数据,发现大气降水δ^18O值和降水量效应在大尺度上均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但在小尺度上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以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潢川-合肥盆地等为中心的区域大气降水δ^18O值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而以拉萨和川-滇-黔为中心的区域明显低于其它地区;在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和湖南中东部分别出现了强和弱降水量效应。大气降水出现δ^18O较高值或降低值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当地蒸发和季风等因子控制的水汽来源特征有关;而降水量效应的区域性特征可能与水汽来源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对区域上的大气降水和石笋δ^18O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以单一水汽来源为主的地区,石笋δ^18O值能较好地反映太阳辐射强度或季风强度;两种水汽来源强度相当的地区,石笋δ^18O值反映的是两种水汽来源的综合信息;在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对不同水汽影响差异性明确之前很难直接解析为太阳辐射或季风强度信息. |
metadata_83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Keyword | 大气降水 稳定氧同位素 区域性特征 石笋 中国 |
Funding Organization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32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kzcx2-yw-306);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672112,90202003)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1949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Corresponding Author | 王世杰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罗维均,王世杰,刘秀明. 中国大气降水δ^18O区域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研究的意义[J]. 地球与环境,2008,36(1):47-55. |
APA | 罗维均,王世杰,&刘秀明.(2008).中国大气降水δ^18O区域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研究的意义.地球与环境,36(1),47-55. |
MLA | 罗维均,et al."中国大气降水δ^18O区域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研究的意义".地球与环境 36.1(2008):47-55.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中国大气降水δ^18O区域特征及其对古气(508KB) | 开放获取 | --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