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大石寨组细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
| 吕志成; 段国正; 郝立波
|
通讯作者 | 吕志成
|
| 2002
|
发表期刊 | 岩石学报
|
ISSN | 1000-0569
|
卷号 | 18期号:2页码:212-222 |
摘要 | 大兴安岭中段林西地区二叠纪大石寨组下部的细碧角斑岩建造记录了大石寨裂陷槽早期的发育历史,因而对其成因和构造环境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在详细地野外工作基础上,对二叠系大石组的细碧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细碧岩的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橄榄组安岩和粗安岩(或歪长粗面岩),属于拉斑玄武岩岩石系列;细碧岩的主量元素质量分数及变化范围类型似于N-MORB玄武岩;与正常洋中脊玄武岩相比较,细碧岩的LILE元素明显富集,HFSE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大洋中脊玄武岩(N-MORB)相接近,Nb,Ta明显亏损;细碧岩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具平坦型;(^87Sr/^86Sr)t为0.7013-0.7056。细碧岩形成于大石寨裂陷槽早期裂陷阶段弧后盆地局部扩张的构造环境;细碧岩是由拉斑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热卤水的严重混染后喷出地表结晶而形成的。 |
部门归属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关键词 | 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意义
细碧岩
大石寨组
大兴安岭
拉斑玄武岩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1077790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1943
|
专题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通讯作者 | 吕志成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吕志成,段国正,郝立波.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大石寨组细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 岩石学报,2002,18(2):212-222.
|
APA |
吕志成,段国正,&郝立波.(2002).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大石寨组细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岩石学报,18(2),212-222.
|
MLA |
吕志成,et al."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大石寨组细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岩石学报 18.2(2002):212-222.
|
文件名:
|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大石寨组细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pdf
|
格式:
|
Adobe PDF
|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