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流域碳酸盐岩的硫酸侵蚀与碳循环 | |
刘丛强; 蒋颖魁; 陶发祥; 郎赟超 | |
Corresponding Author | 刘丛强 |
2008 | |
Source Publication | 地球化学
![]() |
ISSN | 0379-1726 |
Volume | 37Issue:4Pages:404-414 |
Abstract | 流域化学侵蚀及其速率与流域生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地表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其中碳酸盐岩的硫酸风化机制及其与区域碳循环的关系则是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科学问题。因此,近年通过研究西南喀斯特流域地表水地球化学对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西南喀斯特地区河水一般含有较多的SO4^2-,从化学计量学、SO4^2-的占δ^34S和溶解无机碳(DIC)的δ^13C分析发现,硫循环中形成的硫酸广泛参与了流域碳酸盐矿物的溶解和流域侵蚀:西南喀斯特流域碳酸盐岩的侵蚀速率为97t/(km^2·a),消耗COz量为25t/(km^2·a)。对乌江流域河水硫酸盐离子的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认为:参与流域侵蚀的硫酸主要来自煤系地层硫化物和矿床硫化物的氧化及大气酸沉降,分别对河水SO4^2-的贡献为50%、27%和20.5%(其余2.5%的SO4^2-为硫酸盐蒸发岩的溶解);硫酸风化碳酸盐岩向大气净释放CO2的总通量为8.2t/(km^2·a),依此计算西南喀斯特区域向大气释放CO2的通量为4.4×10^12g/a,相当于每年西南碳酸盐岩风化消耗CO2总通量的33%。将乌江流域的研究结果对我国大陆碳酸盐岩分布区域进行相应计算发现,硫酸风化碳酸盐矿物向大气释放的C02总通量为28×10^12g/a,相当于全球硅酸盐风化消耗CO2量的26%。硫酸参与流域侵蚀改变了区域碳循环,人为过程可以通过释放酸沉降、矿业活动和土地利用等形式加速流域侵蚀和影响流域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metadata_83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Keyword | 喀斯特 流域侵蚀 硫酸风化 碳和硫同位素 |
Funding Organization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03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610037)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3353997 |
Citation statistics |
Cited Times:120[CSCD]
[CSCD Record]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1887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Corresponding Author | 刘丛强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刘丛强,蒋颖魁,陶发祥,等. 西南喀斯特流域碳酸盐岩的硫酸侵蚀与碳循环[J]. 地球化学,2008,37(4):404-414. |
APA | 刘丛强,蒋颖魁,陶发祥,&郎赟超.(2008).西南喀斯特流域碳酸盐岩的硫酸侵蚀与碳循环.地球化学,37(4),404-414. |
MLA | 刘丛强,et al."西南喀斯特流域碳酸盐岩的硫酸侵蚀与碳循环".地球化学 37.4(2008):404-414.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西南喀斯特流域碳酸盐岩的硫酸侵蚀与碳循环(763KB) | 开放获取 | --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