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控夕卡岩及有关矿床形成过程的稀土元素行为——以安徽冬瓜山矿床为例 | |
凌其聪; 刘丛强![]() | |
Corresponding Author | 凌其聪 |
2003 | |
Source Publication | 岩石学报
![]() |
ISSN | 1000-0569 |
Volume | 19Issue:1Pages:192-200 |
Abstract | 对安徽省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中穿层方向上不同蚀变程度的大理岩,顺层方向上距岩体远近不同但垂向深度的块状石榴子石夕卡岩及其主矿物石榴子石,不同演化阶段的石英及矿石等到的REE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穿层方向上,大理岩被交代的程度愈深其稀土总量(∑REE)愈高,Eu负异常愈显著,尽管,夕卡岩全岩的RE分布模式与原岩(大理岩)相似,但前者的稀土总量(∑REE)远高于后者,且Eu异常更为显著,显然不是继续承原岩的REE特征所致,而是受控于其主矿物石榴子石的REE特征,后者又由参与交代作用的岩浆热液REE所决定,热液中的REE具有缓和右倾型分布模式,LREE富集,较显著的Eu负异常等基本特征,石榴子石晶体基本承袭了热液的REE特征,REE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地层的构造特征可以揭示夕卡岩及相关矿体形成过程中流体的输运径及输运方式,REE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层控夕卡岩及其相关矿床形成过程的认识。 |
metadata_83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Keyword | 安徽 Ree行为 流体地球化学 层控夕卡岩 稀土元素 铜矿床 金矿床 成矿环境 |
Indexed By | SCI |
Language | 中文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1823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Corresponding Author | 凌其聪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凌其聪,刘丛强. 层控夕卡岩及有关矿床形成过程的稀土元素行为——以安徽冬瓜山矿床为例[J]. 岩石学报,2003,19(1):192-200. |
APA | 凌其聪,&刘丛强.(2003).层控夕卡岩及有关矿床形成过程的稀土元素行为——以安徽冬瓜山矿床为例.岩石学报,19(1),192-200. |
MLA | 凌其聪,et al."层控夕卡岩及有关矿床形成过程的稀土元素行为——以安徽冬瓜山矿床为例".岩石学报 19.1(2003):192-200.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层控夕卡岩及有关矿床形成过程的稀土元素行(334KB) | 开放获取 | --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