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岩和砂岩地区豆科类植物紫花光叶苕(Vicia villosa)中铁和锰的不同分配模式 | |
凌宏文; 朱书法; 朴和春 | |
Corresponding Author | 凌宏文 |
2007 | |
Source Publication | 地球与环境
![]() |
ISSN | 1672-9520 |
Volume | 35Issue:2Pages:97-102 |
Abstract | 豆科类植物生物量的减少主要与氮和磷之间的平衡受到影响而有紧密的相关性。然而,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不平衡也能响应生物量的减少,比如铁和锰营养元素。选择了贵州茂兰相邻的石灰岩和砂岩地区土壤进行了野外种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着的豆科类植物铁(Fe) 和锰(Mn) 出现互为相反的分配模式:在砂岩地区生长的豆科类植物根部对铁的吸收相对高于石灰岩地区;而对锰的吸收,石灰岩地区高于砂岩地区。因此,植物根部的Fe∶Mn ,砂岩地区高于石灰岩地区。这个结果说明豆科类植物根部对Fe 和Mn 的吸收存在不同模式。然而,在叶片中的Fe∶Mn 砂岩地区和石灰岩地区之间基本没有区别,这说明铁和锰从根部到叶片的迁移具有不同模式。当叶片的Fe∶Mn (质量之比) 低于2. 9 时,有可能响应豆科类植物生物量的减少。我们在研究植物与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之间相关性时,越过环境因素,必须考虑植物内部随生长过程而发生变化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如,生长着的植物中Fe∶Mn 比值的变化等。 |
metadata_83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Keyword | 生物量 铁和锰 营养平衡 迁移和分配模式 豆科植物 石灰岩和砂岩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2845969 |
Citation statistics |
Cited Times:2[CSCD]
[CSCD Record]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1821 |
Collection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Corresponding Author | 凌宏文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凌宏文,朱书法,朴和春. 石灰岩和砂岩地区豆科类植物紫花光叶苕(Vicia villosa)中铁和锰的不同分配模式[J]. 地球与环境,2007,35(2):97-102. |
APA | 凌宏文,朱书法,&朴和春.(2007).石灰岩和砂岩地区豆科类植物紫花光叶苕(Vicia villosa)中铁和锰的不同分配模式.地球与环境,35(2),97-102. |
MLA | 凌宏文,et al."石灰岩和砂岩地区豆科类植物紫花光叶苕(Vicia villosa)中铁和锰的不同分配模式".地球与环境 35.2(2007):97-102.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